“创新尖峰+产业高地”,以创新尖峰带动区域整体形成产业发展高地,是都市圈经济的新未来和新范式!


对中国而言,亦是如此。北京有300多家A股上市公司,上海和深圳近300家,广州、杭州也有100多家,31个都市圈承载了我国80%的上市公司。独角兽则更加集中,31个都市圈聚集了90%独角兽企业。
换句话说,全球化让沟通变得愈加扁平,但从创新的视角看,都市圈正在成为世界的“尖峰”。
是什么让都市圈成为了科创和新动能的聚集地?
我们认为驱动力来自都市圈的人口热度、知识浓度、资本厚度、产业高度、服务密度和开放力度,“六度”兼备,让都市圈天然打通任督二脉,成为新技术、新产业的策源地和孵化器。
以目前最受资本市场追捧的智能驾驶与工业机器人为例,大数据分析发现,智能驾驶企业和工业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都市圈内。中国31个都市圈聚集了全国83%的智能驾驶企业及75%的工业机器人企业。这表明人类创新活动在“扁平的世界”里涌现出科创“尖峰”,这些“尖峰”就出现在我国的主要都市圈中。










创新是发展的加速器,产业是区域经济的内核,创新不能脱离产业而存在。当前,我国都市圈产业空间重构加速推进,产业高附加值环节将主要集中在核心区,但制造业及一般性服务业向外圈层外溢转移,都市圈外围区域迎来加速发展新阶段,形成创新尖峰和产业高地相辅相成的“核心-外围”结构。
遵循产业空间分布规律,以创新为引领,形成“创新尖峰—产业高地”的新格局,带动都市圈核心竞争力提升,这是都市圈经济的新未来!